易經卦釋 - 21.噬嗑卦 葉欽民
图片
21.火雷 噬嗑卦 (談懲罰治獄)葉欽民 譯於台北 2025.02.15
噬嗑。亨。利用獄。
噬嗑卦,上離下震。離為火為明,居外為判斷力勝於執行力。震為雷為動,居內為待機而動。本卦火雷噬嗑,上有明察秋毫的光明,下有雷霆萬鈞的威勢,足以去障礙之物,故戒之「利用獄」,強調剷除構成障礙的不良份子,唯利用刑罰用獄,除能清除障礙並能令其不敢再犯。
[卦辭] 咬碎口中梗物以去其間。則可致亨通無阻。故宜利用於刑罰治獄。 易言之,噬嗑,代表咬合,懲罰,指凡不亨通者,必因有障礙,如將障礙咬碎,就能亨通。故象懲罰治獄之義,也就是使用懲罰之律法手段來解決不法。是乃戒之「亨。利用獄」,即言懲罰治獄,要能亨通,唯能借明察秋毫,雷厲風行,以上下交作,以剷除構成障礙的不良份子。( 噬嗑,shì hé ㄕˋㄏㄜˊ,《周易》卦名,六十四卦之一,上離(☲)下震(☳),火雷噬嗑卦。象懲罰治獄之義。表如口中有梗物,必須咬碎而後才能通達一樣,懲奸治惡,應以明察秋毫,雷厲風行,以剷除構成障礙的不良份子的意思。噬,用牙咬。嗑,合口。噬嗑,咬合之意。利用獄,應該利用刑罰牢獄予以懲治。)
彖曰:頤中有物。曰噬嗑。噬嗑而亨。剛柔分。動而明。雷電合而章。柔得中而上行。雖不當位。利用獄也。
[彖辭] 齧去口中上下顎之間物。象懲罰治獄之義。懲罰治獄要能得亨通。唯剛柔分明,威而不暴,明而不縱。決斷不懼又能既明察秋毫。故因威明相合而更能彰顯其懲罰治獄之功。故君者雖柔而能行剛中之德。即或處位不當。仍能以如雷之斷,如電之明而不會錯斷枉直。這也就是其可以用以刑罰治獄之所在。(頤,面頰,口腔。章,顯示,顯明。上行,震而奮發,離而明麗。)
象曰:雷電。噬嗑。先王以明罰敕法。
[象辭] 上離為電,下震為雷,電明而雷威。故象懲罰治獄之義。歷代君王觀此卦象,明示刑罰以戒不知,整飭法令以能折獄致刑。。(明罰,就是彰明刑罰規定。敕,chì ㄔˋ,帝王的詔書、命令,古同「飭」,整頓。敕法,就是整飭法令,普遍告知民眾。)
初九:屨校。滅趾。无咎。
象曰:屨校滅趾。不行也。
初九,以陽居剛當位,居卑象足,象卦之始,如初觸刑法,所犯情節輕微,故僅以「屨校」,戴上腳鐐以拘束其犯行。故戒之「滅趾。无咎」,強調止惡之道,應在初犯之時,即施之以薄懲,而能止惡於初,使之不敢進一步為惡,且因能收到「小懲大誡」之效,故而避衍咎害。
[爻辭] 就像在腳上戴木製刑具一樣。以能滅止於初。那麼就能避免犯下禍害。 易言之,由於以陽居剛,惟處於卑,猶如觸犯刑罰之初,處以腳上穿戴木製刑械,以喻限制其續犯不法行為。是乃戒之「屨校。无咎」,即言略施小刑罰,以起小懲大戒,使人知警惕而避免犯大錯,並避免遭致大災禍。 (屨,jù ㄐㄩˋ,以足穿著之意。 校,jiàoㄐㄧㄠˋ,腳桎也,束縛足部之木製刑具。屨校,以木械桎其足,是古代加在腳上的刑具之意。滅,撲熄、熄掉。)
[象辭] 「就像在腳上戴木製刑具一樣。以能滅止於初」,乃是說是為了使其不敢再有惡行的意思。
六二:噬膚。滅鼻。无咎。
象曰:噬膚滅鼻。乘剛也。
六二,以陰居柔位,與五同德無應,皆為用刑者,因當位居中,故聽訟治獄得宜。惟下乘初九,如遇强硬之徒,恐有明知其惡,卻畏其强,而不敢刑所當刑之嫌。故戒之「滅鼻。无咎」,強調治獄即使遇上强徒,仍應秉持中正,嚴刑深究,以避免因優柔姑息,而造成縱惡之咎。
[爻辭] 要像咬柔軟的肉般。能深入到碰到鼻子。那麼方能避免用刑之咎害。 易言之,由於以陰居柔,當位得中,下乘初九,如遇强硬之徒,以致有用刑有優柔姑息,不敢刑所當刑之嫌。是乃戒之「滅鼻。无咎」,即言身為執法者,本應刑所當刑,即使面對强硬之徒,仍應持守中正,嚴審深究,那麼方能避免其姑息縱惡之咎。(膚,柔軟之物。噬膚,啃咬柔嫩的皮膚。滅鼻,喻究刑深入。)
[象辭] 「要像咬柔軟的肉般。能深入到碰到鼻子」,乃是因六二乘初九之上,恐其優柔姑息,不能嚴審深究的緣故。
六三:噬腊肉。遇毒。小吝。无咎。
象曰:遇毒。位不當也。
六三,以陰居陽位,不中不正,本身能力薄弱卻又急躁輕率,本非剛正斷獄之才,以致有用刑無方,致使受刑人不服而生怨之嫌,惟因其上承陽剛九四,能得其支持襄助,故戒之「小吝。无咎」,強調治獄即或遭致怨懟不得順利,然因尚能藉由上者之相助,仍不致有大咎害。
[爻辭] 就像啃噬乾肉般。反遭毒苦。儘管不順利。但卻不致有大咎害。 易言之,由於以陰居陽,失中失正,作為一個用刑者,因剛明不足,是非不決,輕重不分,以致刑人之過,反遭怨懟與不服,而有愧對治獄之責,是乃戒之「小吝。无咎」,即言儘管剛明不足,惟如能藉得上級之支持及相助,那麼在用刑上,自能避免偏失,並能降低受刑人之不服與對抗,那麼即使過程有吝,但尙不致出現咎害之情事。 ( 噬,喻刑人。腊肉,經醃製風乾的肉,比喻難啃的、難處理的事物。腊,xí ㄒㄧˊ,乾肉。遇,對抗。毒,苦,治,管理。)
[象辭] 「反遭毒苦」,乃因六三居位不當,用刑反遭怨懟與不服的緣故。
九四:噬乾胏。得金矢。利艱貞。吉。
象曰:利艱貞吉。未光也。
九四,陽居柔位,上承六五,承擔君王治獄之大任,所斷者自非如膚如腊之小案,故勉之必以金剛之不撓,箭矢之正直,方能治而得宜,惟因不當位,恐因以剛用柔,不能堅守貞正之嫌。故戒之「利艱貞。吉」,強調身為治獄用刑者,惟如金矢般堅定正直而不屈,方能得吉。
[爻辭] 就像啃噬帶骨的乾肉。需借箭矢般的剛硬與正直的之助。且唯能如此堅定自持。方能獲得吉祥。 易言之,由於以陽居陰,以剛居柔,又居近君之位,當治獄用刑之時,恐因以剛用柔,遇強硬罪嫌時,恐有不能堅定其守之嫌。是乃戒之「利艱貞。吉」,即言作為一近君之治獄者,一但遇上更難應對用刑之對象,唯仍應持守金剛般之堅定與箭矢般的正直,堅守其位,那麼才會是其治獄之吉道。(胏,zǐ ㄗˇ,指帶骨的乾肉,喻難以施刑者。金矢,剛直之意。金取剛,矢取直。)
[象辭] 「唯能如此堅定自持。方能獲得吉祥」,乃因九四居尚缺乏堅定自持的緣故。
六五:噬乾肉。得黃金。貞厲。无咎。
象曰:貞厲无咎。得當也。
六五,以陰居尊位,不當位,不能明辨,以致在用刑上,就會有如噬咬乾肉難以下嚥般,有難盡服於人之虞。惟因其能柔行剛中之德,且居尊位。故戒之「得黃金。貞厲。无咎」,強調尊者治獄之道,即使遇上頑強難化之徒,唯能持守中德及金剛般堅定,治獄得當自能無咎。
[爻辭] 像啃噬無骨乾肉一樣。需能借助堅定中用。即或危厲仍能如此貞守。那麼就能避免咎害。 易言之,由於陰居剛位,雖高居尊位,但才弱用剛,以此用刑治獄,恐因失之偏頗而有得咎之虞。是乃戒之「得黃金。貞厲。无咎」,即言身為尊者,在用刑治獄上,所遭遇者盡皆情節重大,頑強難化之徒,故唯能恪守金剛般堅定,持守中德,那麼方能避免受刑者之不服,以能避免咎害。(乾肉,風乾的肉,難以下嚥,喻難處理之意。貞厲,守持正道,惕厲戒懼,不失常節。黃,中,表示不偏不倚,公平公正。金,取其剛,表示剛強。)
[象辭] 「即或危厲仍能如此貞守。那麼就能避免咎害」,乃是戒其用刑治獄必須貞守正當的意思。
上九:何校滅耳。凶。
象曰:何校滅耳。聰不明也。
上九,以陽居柔,不中不正,剛愎又不能明辨用事,恃剛行惡,雖與初九同為受刑者,然其既不看,也不聽,以致一路黑到底,故戒之「何校滅耳。凶」,強調作為一個只知恃剛而不知悔者,即或屢受懲誡,惟因積惡不改,充耳不聞,終釀成罪大惡極,扛著死枷,遭處極刑。
[爻辭] 像扛著滅耳枷鎖的死囚。大凶。 易言之,由於以陽居柔位,不當位,故剛而不中,既不聽警誡,又不思改過,一路積惡不改,而終致罪無可逭,被戴上死囚大枷,處以極刑。是乃戒之「凶」, 即言凡違法亂紀者,都因屢受小懲而充耳不聞,不思誡惕,終因積小過成大惡,以至於罪無可逭,終難逃被處以極刑。(何,同荷。校,古代刑具。何校,戴枷。滅耳,割掉耳朶。實喻砍頭之意。)
[象辭] 「像扛著滅耳枷鎖的死囚」,乃是因為上九雖有耳卻充耳不聞的緣故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